金屬材料的性能決定了鈑金加工可實現的工藝水平,但要了解其性能,得通過各種實驗進行科學驗證,特別是對于特殊要求的鈑金件,對伸長性、拉伸、彎曲、脹形的需求不同,要有針對性地選材。
工藝性能試驗是直接模擬某一類實際成形方式來成形小尺寸的試樣,由于應力應變狀態基本相同,故試驗結果能更確切地反映實際工序中材料的受力情況和變形情況,因此對于特定工藝下的試驗結果比較準確。
(1)彎曲和拉深試驗 彎曲和拉深試驗是實際生產中常用于評價板材局部彎曲伸長性能的試驗。圖1-8a所示的彎曲試驗是將夾在特制鉗口的板條作往復彎曲,依次向右側及左側彎曲90°,直至斷裂或達到技術條件中規定的彎曲次數。折彎的半徑r越小,反復彎曲的次數越多,其成形性能越好。這種試驗主要用于鑒定厚度在2mm以下的板料。圖1-8b所示為評價較厚板料彎曲性能的試驗裝置,當凸模彎曲直徑d越小時,所彎角度越大,板料的彎曲成形性能越好。該試驗可用于鑒定厚度在4mm以下的板料。圖1-8c所示為Swift杯形鈑金件拉深試驗,是以求極限拉深比LDR(Dmax/dp)作為評定板材拉深性能的試驗方法,其凸模直徑dP為32.50mm、圓角半徑為4.5~5.5mm,適用板厚范圍相應為0.32~1.3mm或者0.45~1.86mm。
圖1-8 彎曲和拉深試驗
a)、b)彎曲試驗 c)拉深試驗
1—凸模 2—壓邊圈 3—凹模 4—毛坯
用不同直徑的平板毛坯拉深時,通常以拉深比0.025為單位改變毛坯直徑,并以不發生破裂所能拉深成杯形鈑金件的最大毛坯直徑Dmax與凸模直徑dp之比作為極限拉深比LDR,同時,還要探索合適的壓邊力范圍,以便減小其對LDR值的影響。
(2)脹形試驗 艾利克森杯突試驗和液壓脹形試驗均是評價各種板材脹形性能的試驗。圖1-9所示為艾利克森杯突試驗裝置(見圖1-9a)以及試驗標準極限杯突值(見圖1-9b),這是一種國際上廣泛采用的試驗方法。
ISOR149規定,球形凸模半徑?20mm,凹模內徑?27mm、外徑?55mm,凸、凹模圓角半徑均為0.75mm,壓邊圈厚度大于20mm、外徑?55mm,試驗適用于0.5~2.0mm的板厚,且試樣凹坑至邊緣最短45mm以上。
GB/T4156—2007規定,球形凸模半徑R10mm,壓邊圈尺寸未作規定,試件規格為70mm×80mm,其他參數與國際標準相同。試驗適用于一般板厚≤2mm,必要時2~4mm的板料,且試驗速度5~20mm/min。
圖1-9 脹形試驗
a)杯突試驗 b)標準杯突值。
誠瑞豐公司專注鈑金加工26年,設立完善的鈑金件生產定制體系,在深圳、天津、江門設立廠區,高新技術企業,質量可靠,價格實惠,歡迎聯系合作。